Lorraine Twohill致力于開疆拓土、構建聯系。1992年都柏林城市大學畢業后的10年里,她為歐洲多家企業打造品牌形象。2003年,谷歌委任Twohill掌管不斷擴張的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業務,她就此成為谷歌首位負責美國以外市場的營銷高管。2009年,她被任命為谷歌全球營銷主管,2014年,她成為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
Twohill在與麥肯錫全球董事Jonathan Gordon的對話中,講述了她對營銷變革的理解:哪些新技術正在涌現?哪些最佳實踐正在落地?哪些基本法則至今仍然適用?
《麥肯錫季刊》:自20世紀60年代的市場營銷的黃金時代以來,市場營銷是否發生了某些根本性變化?
Lorraine Twohill:某些精髓今天依然非常重要:匠心獨具的核心理念、妙筆生花的廣告文案以及奇思妙想的創意創想。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雖然電視機已經出現,但廣告仍然以紙質印刷品為主。印刷品要做到吸引眼球,關鍵在于與眾不同的核心理念和廣告文案。如今這個標桿并沒有降低。你必須要有一個真實原創、構思絕妙的核心理念。這些當時不可或缺的技能在今天仍然非常重要。
我對市場營銷的理解是“洞察用戶,洞悉產品,然后將兩者融合”,我也經常向我的團隊提到。洞察用戶意味著了解消費者與客戶。不僅知道他們是誰,更要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更深的需求是什么,以及我們怎樣可以幫助消費者。洞悉產品是指了解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內心的想法,以及他們正在構建的產品。將兩者融合就是把工程師創造的魔力發揮出來,使消費者感覺到產品富有意義,與他們的需求密切相關,且為之吸引。如此才能創造出讓全世界消費者興奮的產品。
《麥肯錫季刊》:數字化讓谷歌實現了哪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呢?
Lorraine Twohill:如今的營銷可以讓我們把效果真切地呈現出來。有了數據,我們可以比過去更透明地展示營銷影響力。這是可以衡量的成效,我們對此相當關注。谷歌非常嚴謹地建立監測模型并跟蹤營銷活動。影響力、成效和監測工作都很重要。
我覺得現在谷歌正處于一個很有意思的拐點。市場營銷人員現在可以利用的工具特別厲害。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了解消費者,也可以開展比以往更有意義的雙向溝通。就很多方面而言,現在顯然是市場營銷的黃金時代。
令人振奮的是,現在可以使用數據和算法來實現媒體策劃和媒體購買的自動化,即“軟件化”。我給團隊的目標就是利用軟件化完成60%的營銷展示。當然你還是要定義受眾,但是在合適的時間把關鍵的信息精確地傳達給目標客戶群,現在可以更容易就實現。徒勞無功的廣告少了,這對用戶也更好,他們不用再看到不相關的煩人廣告。而且,由于媒體策劃的相關工作得到了簡化,營銷團隊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意。
《麥肯錫季刊》:這是怎樣實現的呢?
Lorraine Twohill:谷歌推崇數據導向文化。但是,我們也同樣看重故事講述和品牌建設,以及如何將使命傳達給世界。因此,我發現在谷歌,故事講得好——具有實質內容和真實性——被認為與營銷成效和影響力一樣受到褒獎。有了谷歌各種分析工具,講故事比以往更為重要。總之,現在人們談科學談得實在太多了。我一位同事正在撰寫一篇展望市場營銷未來的文章,提到的不是數據就是科學。我想說:“不是這樣的!”又或者說,沒錯,事實就是如此。但如果你在藝術層面上沒有做好,沒有傳達好信息,沒有講好故事,那么所有分析工具只會給你帶來一堆糟糕的印象。
《麥肯錫季刊》:你們怎樣傳達信息和講故事,特別是在信息爆炸時代?如何在混戰中突圍?
Lorraine Twohill:從關注“某一位真實用戶”的需求開始。想象一下消費者作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去了解真正影響其生活的東西。舉個例子,老實說,你早上醒來時不會去想“我今天需要一個新的瀏覽器”。相反,你想的其實是送孩子上學、付清房貸、為未來存錢等等這些問題。
如果我們認為一些東西對你很重要,那么就必須尋找合適的方式告訴你,讓你產生共鳴。它對你一定會有好處,并且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就是說,我們講的是生活中真實的故事。我們會說:“嘿,你的生活會發生改變,因為谷歌的產品可以為你帶來變化。”或者說:“你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如果你現在可以擁有這個產品。”我們不會無中生有。在講故事之前,團隊會坐在一起充分討論,比如,為什么世界需要這個產品?它將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它的獨特之處是什么?它最出色的地方在哪里?等等。故事一定要有實質內容。
《麥肯錫季刊》:這挺有意思。麥肯錫也認為,在市場營銷新的黃金時代,“實質”是先導因素之一。它與科學、故事、速度、簡化等同樣舉足輕重。
Lorraine Twohill:實質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就是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人們對營銷反感的原因。那時候,毫無實質可言的炒作和夸夸其談鋪天蓋地。太多東西被夸大。
谷歌工程師對目標都有明確的想法,潛心研發能改善人們生活的實實在在的產品和特性。例如觀察“搜索”的影響力及其如何幫助世界各地的人獲取信息。這樣一來,我的工作就輕松多了,因為團隊言之有物。舉個例子,Gmail發布了“促銷”和“社交”兩個標簽,因為我們發現人們的收件箱里充斥著各種促銷郵件和社交媒體郵件。這兩個新標簽可以讓郵件立馬變成“已閱”狀態。大家非常喜歡這個功能——在成熟的產品上增添小小的特性,直戳痛點,痛快解決人們為之抓狂的麻煩事。我們稱之為“牙刷問題”(toothbrush problems)。
《麥肯錫季刊》:牙刷問題?
Lorraine Twohill:就是那些細小卻又剛好戳中痛點的問題,你每天要刷兩次牙,但這些問題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應該被徹底消滅。同時,我們也放眼大的問題,比如,如果有了無人駕駛汽車,汽車傷亡事故便會迎刃而解。谷歌關注所有能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各種“牙刷問題”還是重大事項。
《麥肯錫季刊》:要實現最佳客戶體驗,除了把故事講得更棒,是否還需要更用心地聆聽客戶呢?
Lorraine Twohill:當然。我認為,市場營銷的角色就是消費者的捍衛者、用戶在公司內部的代言人、用戶最大興趣和真正需求的守護者。
我們可以把產品推到消費者面前,并且幾乎立刻就能獲得反饋。我們可以不斷地測試和迭代,測試和學習。即使是傳統型公司現在也可以在數字時代生存下來,并且知道如何將互聯網作為最重要的用戶群載體加以利用。這樣你可以更快地獲得用戶洞見,并觸及更廣的人群。我們也能在團隊進行產品升級時迅速將反饋信息傳遞給他們。我們可以把反饋信息納入產品,優化產品。
《麥肯錫季刊》:但是,仍然要為不同意見和創意判斷留出空間。
Lorraine Twohill:講故事是創新判斷的最佳例子。在我看來,市場營銷人員有一種能力是無法培養的,那就是創意判斷。擁有強大創意判斷力的人非常稀缺,但你一眼就能辨別出來。你可以制定原則、指南、框架和品牌指導方針。你可以配好所有的裝備。但那種天生的直覺、出眾的創新判斷力是與生俱來的。這就是谷歌一直在尋找的特質,也是你在谷歌身上發現的。
《麥肯錫季刊》:你是怎樣確保營銷部門緊跟趨勢呢?
Lorraine Twohill:你要看看周圍的世界,你要到外面走走。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盯住內部,不是在參加管理會議,就是在與跨職能團隊埋頭苦干。但是你必須走出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你要看看外面的消費者如何使用你的產品,拜訪不同的家庭,在城市里四處走走。無論我去世界哪個地方,我都不只是去那里開會。比如說,我去東京出差,就不會只在辦公室呆上兩天然后飛回來。我會花半天四處走走。如果你沒有用手機真正支付過,那你永遠也不會明白什么是手機支付。你只要走進東京的任何一家商店,“嗶”一聲,就好了。
我經常會問團隊里最年輕的員工:“平時都上哪兒玩啊?在哪兒買東西呀?帶我去你們小區走走。帶我去你買菜、買日用品的地方逛逛。讓我看看你平時都喜歡些什么。”他們非常樂意!我也常常從他們那兒收獲靈感。
《麥肯錫季刊》:世界越來越小了。
Lorraine Twohill:而且節奏越來越快。以前谷歌產品從設計到投產的周期是兩年,現在快很多。要能夠實時對消費者洞見進行討論研究,把洞見納入研發,不斷地測試和迭代,這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喜歡保持適度緊迫感——感覺自己在一個多才多藝的小組與同伴迎難而上。工程師、創意經理以及產品經理通常都是這個團隊的成員。這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團隊,因為工程師個個有著創造之心。當你與工程師一起“搗鼓”創意,往往會收獲異想天開的點子和構思。
《麥肯錫季刊》:與工程師們共事是怎樣的呢?
Lorraine Twohill:這意味著營銷人員需要再加把勁。工程師看待世界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在他們眼里,一切都是不完美的,需要修補。他們是偉大的幻想家與思想者,擁有無邊無際的想象力,而且腦海里一蹦出瘋狂的想法,就會著手去實現。你必須像他們那樣出色。與你坐在一起的都是天創意海報設計才,他們懂編碼、有創意、天賦異稟。既然如此,你就必須更上一層樓。
Lorraine Twohill為谷歌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本訪談由麥肯錫全球董事Jonathan Gordon主持,他常駐紐約分公司。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石特廣告作為專業的浙江畫冊設計公司,近日成功與浙江景華建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并完美交付了其企業宣傳畫冊項目。此次合作充分展示了石特在企業宣傳畫冊領域的全流程服務能力,涵蓋畫冊策劃、創意設計、宣傳冊印刷等核心環節。我們深入挖掘景華建設品牌核心,提供專業的畫冊設計服務,運用高端印刷工藝確保成品高品質。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