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木地板、墨盒、打火機......這些似乎沒有太多關聯的詞語被美國337調查串在了一起。近幾年,中國產品頻頻遭遇美國337調查,337調查成為繼反傾銷、反補貼外,高懸在中國企業頭頂的另一把“達摩克利斯劍”。
在第十一屆投洽會“美國337調查及企業應對策略研討會上”,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余本林透露,自2002年以來,我國已連續5年成為遭遇337調查最多的涉案國。今年1~8月,我國遭遇337調查已達12起,而去年全年的涉案數量為13起。
企業該何去何從,專家支招:建立起你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利劍高懸337調查已經成為繼反傾銷措施之外,美國推行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實施非關稅壁壘和阻擊外國產品進口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感受到337調查對其產品向美出口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和威脅。余本林指出,近年來,不少337調查涉案產品都是中國企業以自有產品出口,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高附加值或高技術含量產品,國外競爭對手往往選擇這些企業出口尚未形成規模時提起調查,企圖以高昂的應訴代價迫使中國企業放棄或退出美國市場。
余本林介紹,在我國涉案的產品中,機電產品占2/3,其中一般機電產品占34%,精密機電產品占33%。計算機設備、打印機設備、網絡控制器、半導體芯片、監控設備、電池等產品都成為337調查重點“關照”對象,涉案產品結構不斷升級,給我外貿出口產品結構升級換代帶來了不利影響。
由于337調查的制裁結果可能涵蓋該產品的整個生產環節,因此其打擊的對象不僅是針對某項產品,而是針對整個產業鏈。被判侵權的產品被處以的是“普遍排除令”,美國市場對被判侵權的產品實行的是“關門政策”。
應訴中的無奈“不應訴就沒有出路。”在研討會上北京天達律師事務所的冉瑞雪肯定地說。面對著嚴重的“337調查”危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挺身應訴。中國無汞堿性電池“337調查”在經歷了3年的艱苦應訴后取得勝利。據余本林介紹,在已結案的39起案件中,72%的企業都主動應訴,應訴企業一般都能取得和解或不侵權裁決等較為滿意的結果。
然而,由于337案的調查時間短、程序復雜、訴訟費用高,讓很多中國企業望而卻步。據悉,337調查程序時間一般為12~15個月;專利類案件的訴訟費用為120~150萬美元,商標類案件約為20萬美元。中小企業更多的是選擇放棄應訴,拱手將市場讓出。余本林指出,不應訴不僅白白放棄市場,而且容易給美國知識產權人和調查機關造成錯覺,認為中國企業普遍存在侵權可能,缺乏抗辯理由,不敢應訴。
他指出,除了應訴能力外,企業普遍缺乏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工貿易方式也制約了企業應訴的主動性,同時,企業對中美知識產權立法的差異也缺乏了解。
應訴小秘密“我們代理貝發的337案,貝發最終所花的律師費用比預算費用減少了3/4。”北京道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濤認為,337案應講究應訴技巧,律師的選擇尤為重要。他介紹,美國律所很多,但有337法律實踐經驗的律師比例卻很低,而業績突出的律師更是鳳毛麟角。
他認為,中國律師的介入將在協助企業應訴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表示,中國律師可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因此大大節省費用,而且中國律師了解中國企業的思維和實際情況,便利與美國律師和美國政府部門溝通,可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可為企業的應訴出謀劃策,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更會在企業和中國政府部門及商協會之間架設橋梁。
冉瑞雪告誡意欲放棄應訴的企業,應訴不能光圖表面的訴訟利益,而是要最大程度地關注企業的商業利益。有的案件雖然最后打贏了官司,卻因為所付出的時間、精力和費用太多而得不償失,而和解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如華為、思科案均以和解告終。但和解并不意味放棄。“市場的老大是打出來的,只有給了對方顏色看,才能爭取到更符合中國企業利益的好的和解條件。”冉瑞雪同時給企業支招:用“規避設計”方式應訴。企業應訴有三種方式,即“作不侵權抗辯”、“打專利無效”和“規避設計”。冉瑞雪表示,用前兩種方式打官司非常不易,而如果被訴企業可以在調查期間繞開專利權人的專利進行規避設計,則可一次性解決問題。“知識產權真正的戰斗是在實驗室,”冉瑞雪表示,但要在短短12~15個月的調查期內完成規避設計并給原告合理的消化時間也不是見容易的事,這就要看企業的研發實力如何。
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在研討會上,長期就職于美國的知識產權專家李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國公司曾遭遇美國337調查,而其產品與韓國三星公司的同類產品幾乎一模一樣。當這家公司事后問美國公司為何不起訴三星而只把矛頭對準自己時,美國公司直言:三星有非常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和體系,跟他們打官司會惹來很多麻煩,甚至可能被三星反訴,而很多中國公司卻在這方面不堪一擊。
李靖強烈呼吁,企業應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他認為,建立知識產權策略可以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如果公司有正確的知識產權策略,就可以盡可能地避免被提起知識產權之訴,一旦被提起訴訟,也可以利用應樣本設計訴技巧積極應訴,減少損失。同時,如果企業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儲備,更可以向對方提出反訴。不僅如此,擁有知識產權戰略,更可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提高潛在的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除了企業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外,目前,中國已建立并逐步完善“商務部-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商協會-企業”四體聯動的337調查應對工作機制;引入了市場機制,幫助企業防范和化解風險。同時加強與美國ITC交流,增加對美國知識產權立法的了解;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方式提高企業應對能力。
本文經許可,摘自在線國際商報網站。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近日,石特策劃設計(StoneTech Branding & Design)與浙江易眾化工有限公司(Zhejiang Ezone Chemical Co., Ltd.)達成深度合作,成功為其設計并印制了全新的全英文貿易宣傳冊及系列產品Detailer/Detail Aid (DA)。這套專業物料將作為易眾化工開拓國際市場、展示企業實力與產品優勢的核心工具,助力其全球化戰略邁上新臺階。
(2025-08-19)